地图守望者
标签
收藏研究
传统文化
地图守望者

地图,从娃娃抓起——战前日本少儿地图(一)

发表时间:2019-06-20 15:14


101.jpg102.jpg

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在“文明开化”政策的推动下,全国掀起大办西式教育的热潮。1872年颁布的《学制》明确地宣布要从小学抓起,务期做到“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的普及初等国民教育方针。同时阐明实施近代资产阶级教育的目的,即:“学问堪称立身之资本”,“国之所以富强安康,无不缘于世间文明人才艺之巨大发展。而文明之为文明者,实有赖于一般人民之文明”。

    在小学教学方面,以寻常(普通)小学为主,开始时分上下两等,各为三年。儿童普遍从六岁起入学。据《学制》规定,下等寻常小学就有十四门课程,其中除语文知识、算数、修身(伦理课)外,还有地理学大意、物理学大意等等。上等寻常小学还要学史学大意、几何学、博物大意、化学大意等等。1883年寻常小学改为初、中、高三等制。初、中两等均为三年,高等二年,计八年。1900年,小学改为寻常小学和高等小学两级制,均为四年;从1907年起寻常小学改为六年,高小为二年,实行六年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基本不变。

    在地理课程中大量运用地图作为教学的辅助,以提高学生对地理形势更直观、更明确、更深刻的印象,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其地理教学当中的一大特色。从明治维新以后到第二次大战结束时,除了配合教材使用的地图外,还出版了相当数量的以应时事的参考地图。随着日本军国主义的不断向外侵略扩张,这些地图也潜移默化地对少年儿童灌输军国主义思想,从这一方面来说,用地图对小学生甚至学龄前儿童的地理教育是非常成功的。真正做到和实现了用地图教育国民“忠君爱国”要从娃娃抓起这一目的。

    《儿童参考改造地图》,大正11年(1922年)东京金港堂出版,地理教授法研究会编,三十二开平装本。内含四幅折叠单面彩印地图,打开后呈十六开大小。四幅地图分别是:世界改造和日本;日本交通图附台湾及桦太行政区划;日本及其四邻·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欧洲和西亚。封面两页为世界全图·条约国国旗;地球水陆面积比例·各大洲人口比例·本国贸易比例。封底两页为世界主要国家面积和人口·世界主要物产产量并各国贸易;主要国家年支出及国债·条约国国旗。

    这里的“改造”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经凡尔赛和约对国际政治格局的重新划定。日本取得了原德国在我国山东的权益和对原德属太平洋诸岛(日称南洋诸岛)的委任统治权,并于1922年4月设置了南洋厅。日本的领土扩张又向前迈了一大步。全国上下俨然一副踌躇满志、不可一世的姿态,侵略扩张、瓜分世界的野心极度膨胀。从这本薄薄的地图就可以看出,侵略者寄希望于“国家的未来”之用心是何其良苦!

    在第一图和第三图中,在苏联西伯利亚赤塔至海参崴一带标注为“极东共和国”,也就是远东共和国,它是苏俄政府为避免与日本直接交涉而在贝加尔湖以东地区建立的实际由其控制的共和国,于1920年4月6日成立,其实就是在苏俄和被日本占领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等地之间的一个缓冲地带。由贝加尔省、后贝加尔省、阿穆尔省、滨海省、萨哈林省和堪察加省联合组成,首都设在赤塔。1922年11月5日,日本从海参崴撤退后,共和国撤销合并到苏联。

    苏俄利用远东共和国的名义在远东打击日本侵略军。1922年2月占领交通重镇伯力,接着向海参崴逐渐逼近。1922年8月日军开始从滨海州撤兵,至10月25日撤离海参崴。至此,日军完全退出远东大陆,结束了对苏俄的大规模军事干涉行动。该地图册出版于当年10月5日,至日军败退远东、远东共和国撤销仅仅只有一个月时间。图中,编者把萨哈林州区分开来,对于库页岛北半部及其附近地区,从江户时代起日本就已涉足其间,对这一片一直是垂涎欲滴的。

(2012年10月17日)103.jpg105.jpg104.jpg10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