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盛书局版“峡江图考”小记发表时间:2019-11-29 23:11 文盛书局版“峡江图考”小记 《川行必读峽江图考》(简称《峡江图考》)由清末巴县县令国璋编纂,最早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上海袖海山房书局刊行,上下两册,线装横本(24×19.5CM),白棉纸单色石印。 国璋编纂的《峡江图考》除袖海山房本外,还有宜昌晏文盛书局的三个版本。笔者在“山水画式的清代长江三峡地图集——《峡江图考》”一文中,根据网络查阅资料所述为“1917年宜昌晏文盛书局据袖海山房本翻印出版,此后再版数次。晏文盛书局版图册题名改为《行川峡江必要图考》,其余除版权页外与袖海山房版完全一致。” 但经笔者近期考证,这一表述与实际是有出入的。不久前笔者有幸购得晏文盛书局版的初版本。装帧同为线装横本上下两册一函,尺寸较袖海山房本长而窄(24.5×18.7CM),白纸单色石印。封面题签作“行川必要图考”,下注明“文盛书局藏版”。版权页作“行川必要图考全书二册(定价洋二元)”,并无“峡江”二字。出版日期为“丙辰年三月出版”,丙辰年是1916年。而总发行所和印刷所均为“文盛书局”,而非“晏文盛书局”。 由于版权页再无其他可供查考的有用信息,笔者设法从网络上找到了第二版和第三版版权页照片,终于得以大致解开谜底。第二版版权页出版日期为“丙辰年三月出版乙未年六月再版”,乙未年即1919年。总发行所和印刷所改作“晏文盛书局”,增加分发行所“宜昌晏文盛书局”。到第三版版权页展现的信息就大大增加了。其出版日期为“丙辰年三月初版乙未年六月二版 丙寅年秋季三版”,丙寅年即1926年。总发行所“晏文盛书局”前添加了地址“宜昌二架牌坊中市”,另增改出版者“晏文盛书局”,校订者“晏炳坤”,印刷者“晏文盛书局(上海派克路)”。另外,第三版版权页的书名才加上了“峡江”而改为“行川峡江必要图考”。三个版本的书名在封面和外函的题签基本都是“行川必要图考”,第三版所见也有写作“峡江图考”的。 如此,从“文盛书局”到“晏文盛书局”,通过这部《行川必要图考》前后三版的不同变化,窥探出一个旧时代书局的变迁史。文盛书局大约在清末由晏文盛创立,书局设于上海公共租界派克路28号(今黄河路,南起南京西路,北至南苏州路,长约七百余米。1887年公共租界工部局越界修筑,当时名“东台路”。 1904年改名派克路。1943年改名“黄河路”),这是清末民初沪上众多出版业者中一家规模较小、名气不算很大的私营图书发行机构,主营一些石印的线装古今小说、通俗读物等。《近现代上海出版业印象记》(学林出版社1993年出版,朱联保编撰)对其仅有寥寥一行“文盛书局1895年出版李汝珍撰《图像镜花缘》铅印本6册”的记述,其他再无只言片语。因而对这一不起眼的小书局更多的详情已是相当难以查考的了。 而对书局创办者晏文盛,笔者在江西档案信息网(http://www.jxdaj.gov.cn/Index.shtml)档案文化·兰台史话中的“铅山连史纸”一文找到了这样的记述: “再后,南昌、丰城、南京、福建和浙江等纸商也接踵而来,开设了晏文盛、郑荣记、宁立顺、何同仁、陈正和、王益裕等纸号。他们恪守信誉第一、保证质量、按质定价的商业道德,因而业务蒸蒸日上,誉满大江南北。民国时期,陈坊专营连史纸的大纸号共有23家。其中最著名者有二家,即:晏之盛纸号——是南昌晏老五开设的。资金最为雄厚,号称30万银元。一次能吃进连史纸2000多篓,年吞吐量15000多篓。汉口、杭州、上海、天津都设有分号。晏老五逝世后,由其子晏硕卿继任。” 一般而言,文中所述纸商“晏文盛”应该与文盛书局创办人是同一人,重名的巧合微乎其微。猜测他是到上海经销纸业的同时开办了这家批零兼营纸张、印刷出版图书的书局。民国前后,书局由其子晏炳坤接任后,为纪念其父改名为晏文盛书局。宣统三年(1911年)2月 ,他在宜昌二架牌坊街中市开设分号,据称其“经营图书、文具兼印刷,是为宜昌第一家新式书店。该书局直至解放初期才歇业。”(见宜昌地理记事珠,http://bbs.cnhubei.com/thread-2083242-1-1.html)到了第三版发行时,宜昌分号已成为总部所在地,上海可能只保留了印刷所和销售处。书局究竟是什么原因在宜昌设立分号,而后又是为何把总部迁至宜昌,目前无法得知其缘由。 同时期在上海四马路中市还有一家“文盛堂书局”,老板南昌人晏少山,跟晏文盛、晏炳坤是同宗同族。这个“文盛堂书局”是否是晏文盛的同宗族人或兄弟姊妹一起入沪各自开办的,还是从文盛书局中分家独立出来的,也是一个未解之谜。但两家书局都有“文盛”二字,似乎是后一种可能性较大。 题签注明的“文盛书局藏版”,说明其拥有“峽江图考”的底板,底板的获得渠道是否自袖海书房而来亦无可考。全书除封面外,上下两册扉页的“峽江图考”隶体大字。上册的“峽江图考叙”、“宜昌至夔府水道程途”、宜昌至夔州段水道图53幅,末尾“夔府至宜昌水道程途”。以及下册“夔府至重庆水道程途”、夔州至重庆段水道图44幅,末尾“重庆至夔府水道程途”均与袖海山房版一模一样,毫无二致。不过,晏文盛书局版的纸张较袖海山房版要厚实得多,印刷质量好,墨色深厚均匀,清晰美观,易读易辨。笔者所藏保存完好,品相绝佳。 从已知版本分析,晏文盛书局在第三版后再未继续出版。目前在孔夫子旧书网有初版本一套、再版本两套和第三版一套在售,售价均在4000元以上。日本古本屋有再版本一套、第三版一套在售,售价亦不菲。 |